3月17日,贾和普靠在石头上,静静感受剑门关的雄奇、险峻,理解为什么“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蜀道是最美的,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她’和画里一样,古老!高贵!美丽!”“古蜀道和长城一样伟大!”……第25次来了!3月13日-3月21日,承载着2300年历史的千年古蜀道,再次迎来了“她”的忠实粉丝——82岁的美国友人、剑门蜀道国际旅游终身推介大使贾和普(Hope Justman),这也是她此行说的最多的几句话。
3月21日,贾和普在朝天区明月峡栈道向朋友们讲述《明皇幸蜀图》画中的栈道和明月峡的交通变迁。
82岁,25年,这是贾和普第25次蜀道之行。从1963年因一幅唐代山水画《明皇幸蜀图》被栈道吸引,到2001年因明月峡古栈道照片与蜀道结缘,时至今日,她每年踏访中国千年古蜀道,向全世界推荐古蜀道,成为宣传中国古蜀道历史文化的国际传播使者。
贾和普用25年的坚持,向世界讲述着这条千年古道的传奇故事。
3月17日,贾和普和她的朋友在翠云廊。
从一幅画到一条路的蜀道情缘
“看,这就是我给你们讲的,1963年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看到《明皇幸蜀图》上的栈道……”3月21日,贾和普在朝天区明月峡景区古栈道上,开心地向同行的朋友介绍。“这里和画里一模一样,来到这里就好像走进了古画里。”这是让贾和普格外兴奋的地方。
在贾和普心中,她与蜀道的缘分已有60多年。
3月17日,贾和普在翠云廊向朋友介绍唐代名画《明皇幸蜀图》。
20岁的她在一次跟随老师去波士顿参观展览时,唐代李昭道的名画《明皇幸蜀图》吸引了她:直插入天的岩壁、悬空突出的栈道、曲折迂回的小路……群峰竞秀的中国蜀地山水跃然纸上。
“那个场景太美了!我好奇那样的景致是否真实存在……”贾和普说。
2001年,退休后的贾和普偶然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陈洋拍摄的“明月峡栈道”组图,让她确认了千年古道就在中国广元。不久后,58岁的她来到中国寻找那条画中的路。
通过飞机、火车、大巴车到达剑阁县武连镇,住在镇上旅馆的她打听是否有人知道古蜀道,旅馆服务员向她推荐了当地人李孝君。从那以后,李孝君不仅成了贾和普的带路人,20多年来,两人总会相约一起徒步古蜀道。
“2001年,贾和普从美国费城来广元找到我,要我带她走古蜀道,没想到这一走,就是25年。”3月14日在古蜀道拦马墙段,陈洋搀扶着贾和普,开心不已。
3月15日,贾和普在拦马墙与老朋友陈洋再次“偶遇”,有说不完的话。
再次行走古蜀道,见到熟悉的古道、古树和老朋友,贾和普非常高兴。她说:“我要走到130岁”!
如今感动的是守护古柏的温度
贾和普常说,她很喜欢中国,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
3月18日,当她第25次站在翠云廊古树绿荫下,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当年震撼我的是2300年的历史厚度,25年25次,如今感动我的是守护的温度。”虬曲的翠云廊古柏群下,贾和普用手机扫描树身的“电子身份证”二维码。“滴”的一声轻响,编号、树龄等古柏健康数据跃然屏上。“太棒了,我很高兴看到他们把古柏保护得这么好!”贾和普高兴地说。
“看这棵‘让路柏’,村民们为它修改了房屋朝向。”贾和普如数家珍地向同行朋友介绍古蜀道的历史及沿途的变化。她轻抚树瘤斑驳的躯干,“中国人对古树的敬畏,让蜀道成了生命编年史。”
贾和普在昭化区大朝驿参观老院子,与院子主人热情攀谈。
“很高兴再一次见到你,我很喜欢你家房子,它们被保护的很好。”在大朝驿古街中段,贾和普拿出两张陈年旧照,追忆着2001年第一次到访大朝驿的所见所闻,在有着280多年历史的长存店里,她拉着杨女士的手真诚地说道,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饱含着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的热爱。
“So Beautiful!”在昭化古城,贾和普手拿刚刚绘制完成的“陈氏彩绘”的扇子脱口而出。“一支笔、一点水、一点墨,几分钟一副山水画就完成了,真是太神奇了。”贾和普爱不释手的拿着扇子说道。“It’s very nice!”以糖为墨以勺为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薛氏糖画”同样吸引了贾和普的眼球……
3月21日,贾和普在朝天体验国家级非遗麻柳刺绣。
一路走来,古道、古关、古桥、古柏;沿着蜀道,高观皮影、麻柳刺绣、剑门豆腐、白花石刻……一路上处处是景,步步皆画,饱经风雨的古蜀道,从一人行到众人行,从栈道探寻到高铁飞驰,“蜀道候鸟”贾和普的故事映射着古蜀道的古今交融,更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续写着跨越国界的人文诗篇。
3月14日,在普安镇,贾和普和朋友们一起吃麻辣串,感受四川麻辣味道和风土民情。
继续向世界讲述古蜀道的故事
每次返回美国费城,贾和普都会将行走古蜀道的照片冲洗出来并编号珍藏,这些资料清晰地记录了20多年来她镜头下的古蜀道变迁。
2003年起,贾和普每年都会花2-4个月的时间到中国行走古蜀道。从陕西西安到四川成都,再到四川广元,许多地方留下她行走、记录的身影。
2007年,贾和普撰写的英文书籍《中国古蜀道行走指南》在美国出版,这本436页的书籍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古蜀道的风貌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到具体路线,小到食宿费用……生动、细致的内容让前往古蜀道的外国游客有了“锦囊”。除了写书,她还建立网站、举办展览,“我要努力把古蜀道历史文化推介给更多人。”
2015年,广元市广播电视台根据贾和普的经历拍摄了纪录片《蜀道使者》,在海外视频网站发布后,许多国际友人对古蜀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联系上贾和普,与她相约结伴同行。
3月17日,剑门蜀道国际旅游推介大使贾和普工作室在翠云廊景区揭牌,贾和普正在装饰自己的工作室。
3月17日,剑门蜀道国际旅游推介大使贾和普工作室挂牌成立,工作室将通过每年开展一次国际友人古蜀道徒步游、培育一批剑门蜀道旅游推介大使等措施,持续把蜀道文旅资源推向世界。
“只有保护好才能利用好和传承好,我会继续用我的脚步和笔触向世界讲述古蜀道的故事,明年,我还会再来……”贾和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