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门关的雄关险道到苍溪红军渡的红色记忆,从翠云廊的蜀道传奇到天曌山的静谧日月湖……鸟瞰四川
广元,城中青山环抱,山下碧水环流。千百年来,独特的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融入广元的城市血脉,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近期,2024广元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国际旅行商大会在剑阁举行,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投资四川·瞩目广元”大蜀道文化旅游暨生态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会上签约了75个文旅康养项目,总金额达232.32亿元,吸引了750余家国内外旅行商代表齐聚一堂。到广元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到广元投资,正成为企业家们的优先考量。
近年来,广元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加强蜀道翠云廊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推动文旅康养提档升级等工作,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持续擦亮广元文旅金字招牌。
“四川赋予了广元做优蜀道文化旅游带、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大会现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总规划师肖婷在致辞中说,在推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中,广元从高处定位,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深层次推进文化和旅游发展,锚定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广元究竟有什么?它的文旅融合发展何以取得显著成效?
三大动力助推广元文旅融合给出了答案。
有劲头——
区域协同发力,推动文旅提质提速
走进剑阁县下寺镇大蜀道剑门关旅游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场,场外微风细雨,场内干劲四溢,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开展部分收尾工作。
目前,项目文化广场景观绿化、铺装已经全部完成,游客中心处于精装施工阶段,园区道路及绿化施工已全部完成,蜀道博物馆一二三区主体吊装完成95%。
“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近2万名游客,提供近1000个停车位,将会成为蜀道沿线的文化地标。”项目施工负责人王德雨说。
这只是广元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生动图景之一。
集众思,广忠益。据悉,广元市共有市级文化旅游重点项目24个,年度计划总投资42亿元。昭化区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开发了射箭提阳戏、雷棚评书等非遗产品,树立“昭化文旅”IP形象;剑阁县围绕剑门关和翠云廊等资源推出“畅游剑门雄关”游客体验和万人诵读《蜀道难》等活动,生动演绎蜀道精神;青川县聚焦唐家河、白龙湖等重点区域,推动6处文旅招商项目落地,共签约金额35.7亿元……广元四县三区积极协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创新打造文旅新业态、新场景。
有干头——
产业行动驱动,“二次创业”蓄势待发
广元市目前已建成天府旅游名县3个、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23个,24处典型资源入选首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今年前10个月,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64%。
近年来,广元市深入挖掘蜀道文化内涵,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
站在剑门关景区的“鸟道”上,极目远眺,皇柏掩映的翠云廊葱郁垂阴,仿佛仔细聆听能听到古蜀道上金戈铁马……作为蜀道文化的重要节点,广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了解,广元聚力建设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展示区,连片打造剑门关—昭化古城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米仓山大峡谷、昭化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曾家山、唐家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大蜀道、大熊猫等特色文创产品和“三线记忆”博物馆等主题研学产品,让更多游客打卡广元、爱上广元。
如今,在剑门关的秋景中,游人如织,从重庆来的王先生感叹:“这里的蜀道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令人流连忘返的体验。”这一份期待和热爱,正是广元文旅发展的动力所在。
有盼头——
共享发展红利,看见文旅目的地的更多可能
“从成都到剑门关高铁站只要一个半小时!”成都游客刘月和家人一起购买了广元文化旅游部门与铁路部门联合推出的高铁计次定期票,他说,出行不仅方便,还节约了不少费用,一次购票即可畅游广元。
便捷的交通让广元从“蜀道难”到“天堑通”实现了历史性转变:6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交汇,每天经停动车200列,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20条航线,为游客提供“快旅慢游”的理想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广元通过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优化食宿体验、创新宣传方式等措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吸引更多游客打卡。
“过去家里收入靠种地,如今靠着农家乐,也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米仓山镇鼓城山村村民李林开了一家农家菜特色餐馆,观赏红叶的旅游季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数万元的收入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据悉,剑门蜀道三国游、女皇故里文化游、温泉山水生态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栖凤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烟火利州十二坊、旺苍“红场夜市”等特色街区;“坐高铁游广元”“游大美蜀道·品广元好茶”等主题活动,已成为广元文旅发展的新亮点。
徒步古蜀道、对话翠云廊、登临剑门关、邂逅唐家河、避暑曾家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广元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动力,稳扎稳打,向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迈出坚实步伐。